小孩语言障碍的理论基础有哪些
发表时间:2018-04-03 11:59:48
来源:常见问题
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听觉障碍、弱智、孤独症、学习等障碍儿童的言语行为,会发现,这些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他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缺陷。
例如:
有的孩子说话鼻音很重,龙、浓、喉、用等字发音时鼻音特别的重以致含糊不清。
还有的孩子某些特定的声母l/n、D/T不分,把姥姥说成脑脑。
有的所有字都说的很含糊,吐字发音和正常普通孩子差异很大。
有的孩子快5岁了,对事物表达能力低下,不但词语积累少,甚至语言思维远远落后。
更严重情况下,像听觉障碍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甚至完全没有口头表达能力。
他们都是语言障碍儿童,他们的语言学习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!
这些言语行为的缺陷属于什么性质的表现?如何界定语言障碍呢?如何分类呢?
科研学者对儿童语言学习的主要理论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见
1、先天语言能力说:人出生时都带有语言学习天赋。该能力是人类大脑中特有的、专门用于处理语言的结构。语言学习装置主要包含两个内容: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语言普遍特征;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。
2、行为主义理论: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主要是语言行为,即语言是在适合的刺激、反应和强化中习得的行为。如儿童模仿别人说话并自动强化自己的试探性言语行为,语言的发展始于儿童最初发出的一些偶然的试验性的声音,这些声音由其父母有区别地加以强化。复杂的句子也是通过不断强化和累积而逐步习得的。语言结构也可以通过强化而掌握。
3、认知理论:这种理论认为认知系统适当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先决条件,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种。认知发展先于语言发展,语言发展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前提,语言是认知发展的结果。
4、信息加工理论: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有机体的信息加工,是一个从外界刺激接收信息开始、经过信息加工编码、然后储存、再提取的过程,每个过程都有脑神经与各个感觉器官的配合,出现问题时即会出现语言障碍。
5、社会互动理论: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于社会性的语言交往。语言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受到周围社会互动的激励。环境及社会经验是语言出现的决定性因素。理论强调语言的引导和成人语言样板的重要性。因此,儿童交谈的对象对其语言习得非常重要。
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观点论述了儿童语言学习的发生原理和学习过程,给儿童语言障碍康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。
更多信息请参考:
儿童语言障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