聋儿语训主题训练:如何发展社交语言?
发表时间:2023-03-11 16:46:32
来源:听力语音障碍
经过前期的基础训练,当聋儿拥有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和语言基础后,就可以进行以社交语言为核心的主题训练了。这是聋儿语训中后期必须开展的教学内容。
社会交往能力关系到聋儿能否融入家庭、社会、校园。交往过程是聋儿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,是前期语训的延伸和拓展。由于聋儿的言语发展滞后,严重阻碍了交往能力的发展,因此,在对聋儿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同时应注重与小伙伴交往能力的培养:与小伙伴一起上课,一起游戏,一起分享零食,互相帮助,互相爱护,老师像妈妈,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家。经过培养,聋儿融入班集体中并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,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更能积极配合教师,训练效果事半功倍。
游戏在聋儿语训中的最佳介入模式:游戏可以最真实的还原生活场景,很多社交元素都会在游戏中产生、延续、拓展。聋儿在游戏中获得运动技能,发展认知能力,学习社会交往方式,最重要的是,他们能通过有声语言的沟通,获得更丰富的内心情感,这非常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。
此外,在认知过程中聋儿无意注意占优势,但有意注意稳定性差。所以语训中,从内容的呈现到内容的训练再到内容复习巩固和延伸拓展,不能简单机械重复,而应设计聋儿感兴趣的游戏参与其中。发音训练应采取孩子喜闻乐见、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,避免枯燥乏味的强化训练。游戏反复进行,训练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,提高聋儿社交语言的发展水平。
譬如,某集体语言活动中,教学内容为“学习面包、鸡蛋、牛奶”三种食物。老师在让听障幼儿分别认识了“面包、鸡蛋、牛奶”这三种食物并能表达后,设计了一个“超市”游戏。将这三种食物以及以前学习过的食物放在一起,布置成超市的样子,分别让孩子扮演“售货员”与“顾客”。顾客要买XX和XX,收获与就按要求给他拿好。这样一个目的性明确的游戏,既让听障幼儿整体复习巩固了习得食物的名称,又让扮演顾客的学生熟练清晰表达食物名称,让扮演售货员的学生理解食物名称。
比如我们在学习《动物》这个主题时,为了让听障幼儿能够更好的记忆,我们可以在教室内粘贴有关动物的图片,听障幼儿对动物的记忆更加深刻,为了加深听障幼儿的印象,我们可以让听障幼儿加入到搜集动物图片的过程中,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的学习有关的动物,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进行发音的学习。
比如玩《动物》这个主题游戏时,可通过“捉迷藏”的游戏,问他们“哪个小动物不见了?”,让他们将这个小动物的名称说出来。当他们对这个玩法非常感兴趣的时候,教师再对听障幼儿说“学一学这个小动物的叫声?”,这样让听障幼儿在游戏中始终对所学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,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。
如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时,教师对听障幼儿说“请2位小朋友上来扮演小动物,看一看哪个动物宝宝先找到自己的‘家’”。在向听障幼儿表述时游戏的目的、游戏的规则、听障幼儿所扮演角色等都交代清楚,这样其就能很好融入到游戏中,从而更及时的巩固了所学动物的名称。
让听障幼儿在游戏中“听的清楚”、“说的明白”、“自由交流”。这对后期发展语言社交能力帮助非常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