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闭症家庭干预怎么做才不乱?帮您找方向定计划
发表时间:2024-05-27 09:00:56
来源:语言发育迟缓
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上限有多高?50%看孩子的基础能力。另外50%要看家长的方向感和时间精力投入。得知孩子是自闭症之后,在接下来的1-2个月里,家长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,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,他能不能摘帽,能不能上幼儿园,上小学。
家长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到干预的方向感。有一多半的家长,在心态上没有调整过来,一头雾水的扎进自闭症圈子里,没有方向,把别人踩过的坑,重新又走了一遍。
首先大家要提升自己的视角,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某一点看,比如有的人就关注语言问题,觉得孩子开口了,就会说话了,就会社交了。还有的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刻板行为,觉得做感统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自闭症孩子需要干预的问题很多,片面的看待某一个问题,在接下来的干预方向上,你一定会迷路,顾此失彼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不知道先练那个,后练那个。或者是不是应该同步干预。
其次,要用长远的视角做规划。很多父母都犯过这个错误,只看眼前变化,孩子今天没有进步,就紧张的不得了,焦虑的吃不下饭。要知道,自闭症干预的周期是很长的,在每个阶段,我们都要做好规划,比如早期可以送到机构里,做一些基础能力的开发,1对1个性化打好基础。
再次,父母也要学习各种干预技巧。你要不以为孩子送到机构就轻松了,你要和孩子保持同步学习。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家庭才是干预的主战场,你要站在比老师还高的角度上去规划,看看孩子有没有某方面的天赋,能不能学到一技之长,走入社会后该如何独立生存,这些你都要提前考虑。

家长需要做好以下规:
寻求专业评估:没有评估,无论你多么努力,都会走入2个死胡同,一个是干预的方向可能会出现很大偏差,甚至选择了很多错误的干预方法。二是干预训练变得支离破碎,一看到别的干预方法,就会拿来给孩子尝试,总是在不同的干预策略中跳跃,没有系统性。
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:根据专业评估的结果,家长需要与专业康复师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。计划应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,包括饮食、运动、语言、心理等方面的干预。
饮食规划:发育迟华或自闭症的孩子,日常带养是个难题,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,孩子不能吃什么,应该吃什么?给孩子搭配丰富的饮食,保证他的日常高负荷训练的能量,也很重要。
运动规划:要知道,对于慢娃和闭娃来说,干预训练绝不是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学习,实际上,在早期的基础干预中,大量的游戏和运动才是核心,在这些运动中开展语言和社交训练,事半功倍。一定要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,建议每天至少进行15分钟的运动。
语言训练规划:无论如何都要记住,语言才是干预核心。孩子认知理解不好,社交能力差,根源都在语言上。尤其是对于无语言的孩子,早期可以通过舌操、发音练习等方式进行语言训练。从简单的发音开始,逐渐过渡到复杂的语句。同时,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,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。
心理支持规划:想要孩子快速融合,一定要做心理支持!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,树立自信心。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,增加与同龄人的交流机会。这样的话,他们才能顺利进入幼儿园,适应更多陌生环境。

最后一点很关键,一定要带孩子做 定期评估,家庭干预最怕的就是墨守成规,要知道,好的机构都会采取短目标和长目标结合干预,在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评估,了解孩子当下,才能更好的预期未来。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,及时调整干预计划,确保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