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荏苒,我的宝贝在2018年8月来到了这个世界。转眼间,他已经快3岁了,然而,他的成长轨迹却与我们预期的截然不同。当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他开口叫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时,却发现他只有“妈妈”这两声是比较清晰的,其他话语似乎都与他保持着遥远的距离。
他的每一步成长都显得异常艰难。一岁半时,他才学会了走路,而与其他人的互动更是让我们倍感担忧。从会认人开始,他就只与我和他的爸爸亲近,一旦有陌生人试图抱他,他就会立刻哭泣。他的名字虽然能让他回头,但鲜少会给予直接的回应。他的行为模式似乎更多基于直觉和习惯,而非真正的理解和沟通。
在饮食方面,他的喜好异常固定,只喜欢吃那几样食物。每当他吃东西时,我们总是小心翼翼,因为他无法用言语表达“我吃好了,吃饱了”。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在喂养时总是提心吊胆,生怕他吃得过多或过少。
他的社交能力也让我们倍感焦虑。他只对家里人亲近,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,就会变得异常胆小。带他出去玩或许可以,但去别人家做客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。他不敢打招呼,不敢接受别人的礼物,甚至坐不上5分钟就拉着我的手往门口走,迫切地想要回家。
在他3岁半时,我们曾考虑过送他上幼儿园,但最终还是放弃了。我们担心他在那里无法适应,更担心他因为无法与人交流而感到孤独和无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发现他的情况似乎越来越糟。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们的话语有所反应,甚至开始忘记了一些之前学会的基本技能。
回想起过去的日子,我们曾一度认为他只是“贵人语迟”,甚至有人夸他“沉稳,像个小大人”。然而,当我们逐渐意识到他可能患有自闭症时,我们却不敢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。我们曾试图逃避,试图否认,但现实却像一记重锤,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。
当2次检查诊断的结果都指向自闭症时,我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无法用言语表达。这个结果让我们难以接受,但我们也知道,我们不能就此放弃。我们需要为他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,让他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支持。
面对未来,我们决定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。我们找到了阳光语言矫正学校进行干预治疗,同时也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经验。虽然自闭症的治疗之路充满挑战和困难,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、不气馁,就一定能够为他找到一条适合他的成长之路。
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潜力和可能。即使面临自闭症这样的挑战,我们也要坚定地相信他们、支持他们、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难关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们将携手同行,共同面对挑战、迎接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