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阳光语言矫正学校
4000-199-179
首页 > 矫正项目 > 语言发育迟缓 > 中国人自己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,它来了

中国人自己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,它来了

发表时间:2024-06-06 08:31:19 来源:语言发育迟缓
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,一个好消息。坏消息是,我们以前用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都是国外的,不准。好消息是,我们已经有了本土的,比较准。
 
说到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,几乎所有家长都能脱口而出,“2个月应该发出什么声音,4个月应该会做什么动作,8个月应该会模仿什么,12个月应该说出几个词······”。
 
以前我们用的都是国外的资料,翻译过来直接就用。由于文化和语言体系的巨大差异,确实有些水土不服。因此,针对汉语做一个靠谱的语言发育里程碑工具量表,就显得很有必要了。
 
1、统计数据上的差异。
我国5-6岁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发生率为8.5%,西方国家要高一些。其中差异最大的可能就是自闭症的发生率了。美国的自闭症发生率为1/44。我国统计的数据位1/100。
这些统计数据的来源,一定少不了早期语言发育里程碑的筛查和预警。两者必然会存在差异,否则数据不会差那么多。
 
2、语言体系差异。
A、发音习得、词汇习得相似。
音位的习得,词汇的组合等能力,中外儿童发展相似。都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。但由于汉语发音的复杂性,可能会稍微晚1-2个月。比如英语儿童在8个月会发ga,ba,ma。汉语儿童则需要9个月大才行。
B、句法习得差异较大。
如在英语环境中,比较级的词态变化是衡量儿童语言发育水平的重要里程碑之一,美国的儿童在31月龄有75%的概率能使用“bigger”“shorter”这些词来表示比较的概念。但是汉语儿童想要理解“更大,更好,更多”等概念,可能要晚一些。不是孩子笨,而是语言体系复杂惹的祸。
C、文字符号习得差异大。
由于英语采用拉丁字母,汉语采用方块字,两类儿童在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。方块字的书写较难,需要长期的记忆和练习。例如“能写自己的名字”这一条目,汉语母语儿童明显落后于英语母语儿童。
3、词汇量差异
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的增加,词汇类型习得顺序,词汇组合等方面。由于汉语和外语体系不同,国外儿童需要掌握更多词汇,才能满足基本的交流,所以人家界定的语言爆发期词汇量是比较大的。因为汉语的延展性和句法的灵活性,使得孩子不用掌握那么多词汇,依然可以表达出同等水平的语义。
另外,早期国内直接翻译英语发育里程碑,拿来就用,导致检测目标出现偏离。需要增加一些英语无法体现的功能词,比如汉语儿童什么时候会说“把”字句,“被”字句等等。这样才能真正监测汉语发展规律。
 
中外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究竟有哪些变动呢?我们看图
 
实际上,中外的儿童语言发育里程碑,总体上差异并不大。只是修订了一些相关的检测条目,它可以让我们的父母能够更好的观察孩子,判断孩子的语言能力水平。
 
最后,向这些较真儿的科研工作者,以及参加数据信息调研的家长们表示敬意,毕竟这项研究需要海量的付出。

热门推荐


免费咨询热线
010-60640239 4000-199-179
手机号预约免费测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