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闭症干预真实案例:学习型家长分享成功经验
发表时间:2024-07-29 10:45:30
来源:语言发育迟缓
干预自闭症孩子的路上,每一位家长都不认命不服输,但这些都是以命换命的做法,帮不到孩子,还会让你的耐心消耗殆尽。我也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,这些年带孩子换过很多专业干预机构,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,但也得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启发。
自闭症干预不是解题,它没有成熟可用的一套公式。你只能自己找答案。我的经历告诉我,学习干预自闭症最好的方法,就是在失败中反复尝试,积累经验。作为小白家长,第一条铁律就是不要排除机构,它是你快速入门的一块敲门砖。说句大不敬的话,很多别人家的自闭症孩子在机构也会经历成、失败,人家在帮你趟雷,你不仅要跟老师学,还要了解别人家孩子失败的经历,这样你会省去很多“试错”成本。
你一定要和机构老师保持紧密联系,时刻了解孩子的动向。把老师交给你的方法积累起来,快速消化。接下来,你一定要做好家庭辅助干预,利用家庭大把的碎片时间做密集引导,做全方位无死角干预,越接近生活化越好。
家庭深度陪伴和亲子链接是自闭症干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记得我儿子一岁多的时候,就能简单地提要求,这是正常小朋友的能力。但到了2岁半时,我发现他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停滞不前,甚至开始倒退。我开始反思,是不是我们的方向出了问题,或者亲子深度陪伴的时间和质量不够,没有有效地与他互动?
普通小朋友每天都在学习,每天都在与人互动,而我们的孩子,如果在这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锻炼,只会越来越偏离正常的发展轨迹。所以,我意识到,仅仅依赖机构是不够的,家庭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干预场所。
有些家长可能过度依赖机构,以为只要把孩子送到那里,就能得到全面的干预。但实际上,机构的教学往往更注重系统性和专业性,而在生活化、情景化的教学上可能有所欠缺。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家中进行补充,把孩子在机构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,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。
我发现,很多自闭症孩子在肢体语言和泛指语言的理解上存在困难。这类东西在机构里往往很少被重点教学,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常用的。于是,我开始在家重点教孩子这些。经过几个月的练习,我发现他对周围人的动作、声音的反应开始有了变化。这让我更加坚信,干预主要靠家长自己,用生活化互动、情景化模拟在家教,孩子会越来越好。
当然,机构的教学也是有其独特价值的。比如教逻辑、激发孩子的主动性、教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数学的教学等,这些方面机构往往能做得比我们家长更好、更快。所以,我认为机构和家庭应该是相互补充的,以家庭强化、家庭互动为主,机构的教学为辅。这样,孩子的表现才会越来越好,越来越接近正常的生活化水平。
我还想强调的是,千万不要让孩子的学习脱离生活。有些家长可能过于注重教孩子认字、数数等,而忽视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。这样,孩子即使学会了这些东西,也难以真正理解其含义和用途。所以,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孩子如何与同龄人玩耍、交流上,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,在学习中生活。
自从重视家庭干预后,我每天忙的跟打仗一样,累的只剩半条命,但恰恰是这个时候,孩子的进步和变化最明显。5岁3个月的时候,孩子的积累终于突破瓶颈,交流态度转变非常大,以前是不会表达,没有主动交流意愿,现在说话变得越来越有层次了,围绕一件事可以说很多,这种语言上的爆发,绝不是简单的“词汇量”增长,真的让我惊喜了好久。随着表达能力的增加,孩子自己会说诉求了,以前是我提问,他回答,现在儿子主动提问的时候越来越多了。
作为家长,我们需要不断学习、不断尝试,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干预方法。同时,我们也要保持耐心和信心,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战胜自闭症,过上正常、幸福的生活。因为,成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学习型、不放弃的家长。